中耳炎的治療方法,首先是鼓膜切開術,倘若孩子不合作的話,那么就需要進行鼓膜切開治療;其次是鼓膜穿刺抽液,建議成年患者食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再者是咽鼓管吹張,包括波氏球法等等;最后是鼓室置管術,放置需要6~8周。
現(xiàn)實生活之中,中耳炎這種不良癥狀還是比較常見的,對于患兒的身體健康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視的,患者務必要正視中耳炎這種不良癥狀,趁著病情尚不嚴重時及早處理。那么,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
①鼓膜切開術
由于液體比較粘稠,所以鼓膜穿刺通常不可以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沒有辦法作鼓膜穿刺的時候,應通過鼓膜切開術。手術可于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nèi)壁粘膜,鼓膜切開后應將鼓室內(nèi)液體全部吸盡。
②鼓膜穿刺抽液
建議成年患者最好使用局部麻醉。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
③咽鼓管吹張
通常包括捏鼻鼓氣法以及波氏球法,此外,還有導管法。尚可經(jīng)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隔日1次,每次每側(cè)1ml,共3-6次。
④鼓室置管術
倘若病情遷延不愈,又或者是發(fā)生反復發(fā)作;膠耳;頭部放療后,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nèi)難以恢復正常者,發(fā)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后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于外耳道內(nèi)。
對于人體而言,耳朵的問題沒有小事,建議患者覺得耳朵發(fā)生不適時,最好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通常來說,中耳炎這種不良癥狀,通過藥物治療,又或者是手術治療都是可以緩解病情的。切莫等到病情嚴重才被迫接受治療,一旦病情嚴重,有可能會導致耳朵發(fā)生一些無可挽回的不可逆的傷害。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606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576次瀏覽 2024-01-05
2825次瀏覽 2024-12-11
2858次瀏覽 2024-12-11
2808次瀏覽 2025-01-07
2847次瀏覽 2024-11-18
2837次瀏覽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