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愛好者可能不用再為承認自己愛吃甜食而內疚了,新的研究表明,相對于不沉溺于甜食的人,愛吃糖果和巧克力的人會擁有更細的腰圍、更低的體重和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
此外吃糖果和巧克力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降低了14%,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降低了15%——也就是說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更低。
不過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并不是建議人們用吃甜食的方式來減體重。相反,它可能會讓糖果消費者多運動來消耗他們額外的卡路里。
研究人員說,有節(jié)制的消費這些食物時,其實跟超重和相關的疾病并沒有關系。事實上參與這項研究的人也沒有吃太多糖果,平均一天只有1.3盎司。這項評估飲食的研究要求參與者回憶前一天所吃的食物,作為膳食回顧調查。但是,人們可能忘記他們之前消費了什么,或者直接省略了額外的糖果。
膳食回顧調查只描述了人們認為他們所吃的東西或者是他們理想狀態(tài)下覺得自己吃下的東西。最后,研究結果證實了營養(yǎng)學家早就知道的東西——吃少量的糖果不會傷害你。
這并不是說糖果不會導致問題,實驗中的人們吃下的糖果的量并不足以產生問題。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農業(yè)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99年到2004年間19歲以上1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飲食。只有20%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吃各種各樣的糖果。糖果包括巧克力和普通糖果,例如口香糖和薄荷糖。因為這些糖果看起來很普通,所以O'Neil指出成年人吃的糖果可能沒有孩子那么多。她說,研究的參與者在被要求回憶時沒有吃糖果并不代表他們從來不吃糖果。
糖果消費者身體質量指數(shù)和體重界限的平均值略低于非消費者。例如,消費者身體質量指數(shù)的平均值為27.7,非消費者為28.2。糖果消費者也比非消費者攝入更多的卡路里和糖分。
美國飲食協(xié)會發(fā)言人說,體重上升并不僅僅因為糖果,攝入更多的卡路里才是體重上升的元兇。
建議人們每天不要攝入超過10%的額外卡路里,包括糖果、快餐和汽水。她指出,在美國肥胖產生的原因并不是糖果,而是像薯片、烘焙食品、蘇打水和出現(xiàn)在大小餐館中的食物。Tallmadge還表示,吃垃圾食品代替營養(yǎng)食品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
所以,每天吃一盎司糖果的人比不吃的人有更低的體重和更細的腰圍,這可能因為他們有節(jié)制的吃垃圾食品。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576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57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4-21
0次瀏覽 2025-04-21
2836次瀏覽 2024-11-09
3104次瀏覽 2024-11-27
2926次瀏覽 2024-12-25
2786次瀏覽 2025-01-03
2887次瀏覽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