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是中醫(yī)的病名,類似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咽神經(jīng)官能癥”、“癔球或咽異感癥”,是耳鼻喉科門診中的常見病。因為大家都是在醫(yī)院里找的是西醫(yī)大夫,這個病又是西醫(yī)束手無策的病,所以給大家的宣傳及介紹都是“難治”,也就造成很多患者飽受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喉中有物的不適感覺。
一、以氣為主的——肝郁氣滯型:咽喉內(nèi)有異物感,或有東西堵塞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則感到窒悶難忍,但不妨礙飲食。患者常有精神抑郁,多慮多疑,并覺胸悶脅脹,喜歡嘆氣,郁怒,噯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1.半夏厚樸湯加減
處方:法半夏16克,厚樸16克,茯苓20克,香附12克,紫蘇12克,白芍16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生姜6片。水煎服。如果還感覺胸悶者,那就再加點:柴胡12克、薤白20克。
2.藥店里的中成藥
(1)逍遙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每日1—2次;
(2)丹梔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二、以痰為主的——脾虛痰聚型:咽喉內(nèi)異物感,常覺痰多難咯?;蛴?a href="http://www.international-tax-support.com/k/hbwoy5kbjdxlpe1.html" target="_blank">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舌胖苔白膩,脈滑。
1.二陳湯加減
處方:法半夏16克,陳皮10克,茯苓20克,神曲20克,黨參16克,白術16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若痰是黃色的,舌頭還是紅者,加點黃芩10克。
2.中成藥
(1)香砂六君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2)香砂養(yǎng)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另外有人用點壓天突穴來治療此病的報道,方法是:用一手食指向胸骨上窩處(天突穴)反復按壓,力量適中,每次按壓10余下,以自覺局部有酸、脹、微痛感為度。連續(xù)施術2個月,一般患者按壓半個月左右即可有明顯的效果。
疏肝解郁的茶
玫瑰花(或者月季花)茶:玫瑰花(或者月季花)6-10朵,放茶杯里,沖入沸水,加蓋片刻,代茶飲。當然了作用是較弱的。
既然這個病是著急生氣所造成的,那么就別給自己“造病”了,開開心心每一天吧。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582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284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0次瀏覽 2025-04-02
2615次瀏覽 2025-02-16
2678次瀏覽 2024-11-12
2542次瀏覽 2024-11-04
2611次瀏覽 2024-11-14
2598次瀏覽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