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就是“拉肚子”或“跑肚”。正常情況下,人每天解1-2次成形的黃色大便。如果大便次數(shù)增加,糞便也變稀,就叫做腹瀉。有些人雖然每天解2-3次大便,但大便不稀,屬于正常。
胃腸病本身引起的腹瀉最為多見,但有些胃腸病以外的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腹瀉??梢砸鸶篂a的疾病大致有以下幾類。
1、暴飲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腸炎。
2、吃了不干凈食物引起的痢疾、霍亂等腸道傳染病。
3、吃了引起過敏的食物引起的腸道過敏。
4、吃了有毒的食物或藥物引起的食物或藥物中毒。
5、一些胃、胰腺、膽道的疾病。
6、免疫功能異常引起的潰瘍性結(jié)腸炎。
7、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腸病,如腸易激綜合征等。
除了應(yīng)該及時(shí)看病外,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1、不要隨便吃止瀉藥。因?yàn)槿绻玫氖羌毙晕改c炎或食物中毒,腹瀉有助于細(xì)菌毒素和有毒物質(zhì)排出體外,用藥很快止住腹瀉,反而會(huì)加重病情。
2、應(yīng)該警惕由傳染病(如痢疾)引起的有傳染性的腹瀉。在沒有明確腹瀉病因前,不要與家人或同桌吃飯人共用碗筷,飯前便后注意洗手以防傳染。
3、要積極避免脫水。腹瀉較重的病人身體都會(huì)丟失大量水分,如果沒能夠及時(shí)補(bǔ)充,很快就會(huì)出現(xiàn)口渴、尿少等脫水的癥狀。遇有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等著去醫(yī)院“掛吊瓶”,可以自己調(diào)配簡(jiǎn)單的口服液補(bǔ)充水分,而且越早喝越好。
4、腹瀉較輕又暫不方便去醫(yī)院的病人,須慎用黃連素等抗生素,警惕引發(fā)抗生素相關(guān)性腹瀉。
5、腹瀉期間要吃稀飯、湯面、面片等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食物,這樣可以減輕胃腸負(fù)擔(dān),有利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fù)。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759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609次瀏覽 2023-07-26
2834次瀏覽 2025-02-19
2762次瀏覽 2025-01-25
2916次瀏覽 2024-12-27
2761次瀏覽 2024-11-06
2961次瀏覽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