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因素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惡變的引起的結直腸癌患者外,在其他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患者有明顯的家族腫瘤史,統(tǒng)稱為遺傳性非家族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又稱Lynch綜合征。
具體表現(xiàn)為:
(1) 家庭成員中有三人以上患有結直腸癌,其中兩人以上為同一代;
(2) 至少相近的兩代人均有發(fā)病;
(3) 其中至少有一人是在50歲以前診斷為結直腸癌。
據(jù)了解,腸癌通常指的就是大腸癌,因為小腸生癌的概率極低。大腸癌又可分為結腸癌與直腸癌兩部分。醫(yī)師說,從大腸癌的病例來看,肥胖與大腸癌的發(fā)病有相關性,因此,大腸癌的發(fā)病原因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多吃蔬菜和谷物的中國人現(xiàn)在開始吃大量的肉類食品及奶制品。高熱量、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等攝入過多,纖維素和維生素等明顯缺乏,都增加了大腸癌的發(fā)病率。
專家指出,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后者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而缺乏稀釋致癌物的纖維素,又容易造成代謝后致癌物濃度增高。如果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中,就可能誘發(fā)腫瘤細胞的產(chǎn)生,導致大腸癌。
大腸癌的早期癥狀并不十分明顯,但人們還是可以通過日常的一些征兆及早的發(fā)現(xiàn)。首先是大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意增多,大便次數(shù)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大便條形變細,形狀也有改變,呈扁形,也值得警惕。其次是出現(xiàn)腹部隱痛,腹部包塊,腸道功能紊亂,不明原因的腹瀉、便秘等表現(xiàn),或者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另外,如果大便帶血或間歇性的便血,都應及時到??凭驮\。
和患者的基因有關系是肯定的,只能這么說,如果你一個有血緣關系的親戚中有人患有此病,你患此病的幾率就要比一般人大。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576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606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0次瀏覽 2025-04-20
2932次瀏覽 2025-01-23
2828次瀏覽 2024-11-13
2782次瀏覽 2025-01-25
2788次瀏覽 2024-12-20
2806次瀏覽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