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分好幾種,想要治療痔瘡,就要先把痔瘡類型確診好,然后才能制定治療計劃,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才可以更快的把痔瘡治好。本篇文章將會為你介紹痔瘡的檢查鑒別,希望能幫助你更好的確診。
檢查
首先做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環(huán)狀痔,更有意義。
其次做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癌及息肉。
最后做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粘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后,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jié),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根據內痔的典型癥狀和檢查,診斷一般無困難,但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直腸癌 臨床上常將下端直腸癌誤診為痔,延誤治療。誤診的主要原因是僅憑癥狀診斷,未進行直腸指診及肛門鏡檢查,因此在痔診斷中一定要做以上兩種檢查。直腸癌在直腸指診下可捫到高低不平硬快,表面有潰瘍,腸腔常狹窄,指套上常染有血跡。特別要注意的是內痔和環(huán)狀痔可與直腸癌同時并存,絕不能看到有內痔或環(huán)狀痔,就滿足于痔的診斷而進行痔的治療,直至病人癥狀加重才進行直腸指診或其他檢查而明確診斷,這種誤診、誤治的慘痛經驗教訓,在臨床上并非少見,值得重視。
2、直腸息肉 低位帶蒂的直腸息肉,若脫出肛門外有時誤診為痔脫垂,但息肉多見于兒童,為圓形、實質性、有蒂、可活動。
3、肛管直腸脫垂 有時誤診為環(huán)狀痔,但直腸脫垂粘膜呈環(huán)形,表面平滑,直腸指診時括約肌松弛;環(huán)狀痔的粘膜呈梅花瓣狀,括約肌不松弛。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你對痔瘡的檢查鑒別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只要我們能夠把痔瘡確診下來,我們就可以制定治療計劃,才能盡快的把痔瘡治好,這樣可以減少痔瘡患者的痛苦。
595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601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0次瀏覽 2025-04-16
2717次瀏覽 2025-01-25
2896次瀏覽 2024-12-21
2803次瀏覽 2024-11-18
2715次瀏覽 2025-01-27
2754次瀏覽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