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林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指導意見:氯化鈉可以清洗傷口,一般用的是0.9%的生理鹽水,因為其濃度接近人體體液,對組織刺激性小,能夠有效清除傷口表面的污物和細菌,降低感染風險。應避免使用高濃度氯化鈉溶液,因為可能對傷口產(chǎn)生刺激甚至加重損傷。
1、為何可以使用0.9%氯化鈉清洗傷口
生理鹽水是醫(yī)療領域中常用的清潔液,它的滲透壓與人體細胞外液接近,能夠保持傷口濕潤,不會引起細胞脫水或水腫。生理鹽水沒有菌群污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非常適合用來清洗表淺傷口或手術創(chuàng)口等。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擦傷、小切口等一類傷口,有細菌和污物滯留時,用生理鹽水沖洗是最基本的消毒處理方式。
2、高濃度氯化鈉為何不適合清洗傷口
即使氯化鈉溶液本身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但高濃度如3%-5%以上的溶液容易引起滲透壓突然改變,對傷口周圍組織形成刺激,導致細胞脫水,組織表面蛋白質變性,影響愈合進程。高濃度氯化鈉溶液還可能加重疼痛,尤其對深度傷口或已感染的創(chuàng)面不利。
3、如何正確使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
使用0.9%的滅菌生理鹽水是最安全的。具體操作時,可以先將沖洗液用75℃左右溫水稍稍加溫,用一次性注射器或沖洗瓶,適度用沖力將鹽水均勻地噴灑在傷口上,來清除壞死組織和表面雜質。若無生理鹽水,也可短時間用煮沸后的冷卻純凈水暫時代替。對于淺表傷口,經(jīng)過沖洗可以先涂抹碘伏或藥物,再包扎處理。
4、生理鹽水以外的其他選擇
在沒有生理鹽水時,也可以選擇其他合適的消毒液清理傷口,例如含碘消毒液、氯己定液等。但需注意優(yōu)碘并不適合大面積傷口且需及時沖洗;酒精更不應用于開放性傷口,因為會加劇疼痛并可能損傷健康組織。
使用氯化鈉清洗傷口需要正確選擇濃度。日常清潔傷口時,優(yōu)先使用0.9%生理鹽水是最安全的選擇,并配合必要的步驟和工具。如果傷口較深、有流膿或感染跡象,應及時就醫(yī),不建議自行處理!
2025-04-18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