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即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以血小板減少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寶寶患有該疾病時,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出血,嚴重者可有內臟出血,如顱內出血等。
1、癥狀:寶寶出現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后,早期可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寶寶可能會出現皮膚瘀點、瘀斑,以及牙齦出血、鼻腔出血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內臟出血的情況,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檢查:當懷疑寶寶存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時,需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并進行相關檢查。常見的檢查包括骨髓穿刺檢查、外周血涂片檢查、抗人球蛋白試驗、血清中冷凝集素試驗等。通過上述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3、治療:如果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則需要遵醫(yī)囑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進行治療,如醋酸潑尼松片等。同時還可以配合使用環(huán)孢素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寶寶對上述藥物過敏,則可以遵醫(yī)囑使用長春新堿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4、護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避免讓其受到磕碰或撞擊,以免導致機體再次出現損傷。在飲食上也要注意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