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膝蓋疼痛應掛骨科或風濕免疫科,具體科室選擇需根據疼痛原因決定。膝蓋疼痛可能由骨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外傷或軟組織損傷等引起,明確病因后可通過藥物、物理治療或手術等方式緩解癥狀。
1. 骨關節(jié)炎是老年人膝蓋疼痛的常見原因,與關節(jié)軟骨退化、磨損有關。癥狀表現為關節(jié)僵硬、活動受限,尤其在早晨或久坐后明顯。治療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或局部使用雙氯芬酸凝膠。物理治療如熱敷、超聲波治療也有助于緩解疼痛。嚴重者可能需要關節(jié)腔注射透明質酸或進行關節(jié)置換手術。
2. 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導致關節(jié)腫脹、疼痛和晨僵。血液檢查可發(fā)現類風濕因子陽性。治療以抗風濕藥物為主,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同時可配合使用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關節(jié)功能鍛煉。
3. 外傷或軟組織損傷也可能引起膝蓋疼痛,如韌帶拉傷、半月板損傷等。急性期需休息、冰敷、加壓包扎,必要時使用支具固定。慢性期可進行康復訓練,如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若損傷嚴重,可能需要關節(jié)鏡手術修復。
4. 骨質疏松也可能導致膝蓋疼痛,尤其是老年女性。骨密度檢查可明確診斷。治療包括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同時進行適度的負重運動如散步、太極拳。
5. 痛風性關節(jié)炎以突然發(fā)作的劇烈疼痛為特點,常伴紅腫熱痛。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診斷依據。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慢性期需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飲食上應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海鮮等。
老年人膝蓋疼痛應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后針對性治療。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關節(jié),避免過度負重,保持適當體重,進行適度的低沖擊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定期復查,監(jiān)測病情變化,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以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