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黃疸高可能導致腦損傷和聽力障礙,需及時治療。黃疸高主要是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常見原因包括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治療方法包括光療、藥物治療和換血治療。
1.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現(xiàn)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7-10天消退。這是由于新生兒肝臟功能尚未完全發(fā)育,膽紅素代謝能力較弱所致。一般情況下,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治療,只需加強喂養(yǎng),促進膽紅素排泄。
2.母乳性黃疸是由于母乳中含有某些物質抑制了膽紅素的代謝,導致黃疸持續(xù)時間較長。這種情況通常發(fā)生在出生后1-2周,黃疸程度較輕。處理方法是暫停母乳喂養(yǎng)2-3天,改用配方奶喂養(yǎng),待黃疸消退后再恢復母乳喂養(yǎng)。
3.病理性黃疸可能是由新生兒溶血病、感染、膽道閉鎖等疾病引起,黃疸出現(xiàn)時間早、程度重、持續(xù)時間長。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方法包括光療、藥物治療和換血治療。光療是通過特定波長的藍光照射皮膚,促進膽紅素分解和排泄。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苯巴比妥和茵梔黃口服液。換血治療適用于嚴重病例,通過換血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