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選擇取決于骨折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保守治療適用于輕度骨折,主要包括臥床休息、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手術治療適用于嚴重骨折或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常見手術方式有椎體成形術、椎體后凸成形術和脊柱融合術。
1.保守治療
臥床休息是椎體壓縮性骨折初期的重要措施,可減輕脊柱壓力,促進骨折愈合。建議患者保持平臥位,避免劇烈活動,通常需要持續(xù)46周。藥物治療方面,常用藥物包括鎮(zhèn)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促進骨愈合的藥物(如鈣劑、維生素D)。物理治療在恢復期起到重要作用,通過脊柱穩(wěn)定性訓練、核心肌群鍛煉等方式幫助患者恢復功能,預防并發(fā)癥。
2.手術治療
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通過向骨折椎體內注入骨水泥,快速穩(wěn)定椎體,緩解疼痛。椎體后凸成形術在椎體成形術的基礎上,增加了恢復椎體高度的功能,適用于椎體嚴重壓縮的患者。脊柱融合術適用于合并脊柱不穩(wěn)定或神經損傷的患者,通過固定相鄰椎體,恢復脊柱的穩(wěn)定性。手術治療后,患者需進行康復訓練,逐步恢復活動能力。
3.生活方式調整
預防椎體壓縮性骨折的關鍵在于增強骨密度和減少跌倒風險。建議患者增加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攝入,如牛奶、魚類和綠葉蔬菜。適量進行負重運動,如散步、慢跑和瑜伽,有助于增強骨骼強度。對于老年患者,居家環(huán)境應進行防滑改造,避免摔倒。
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早期干預和綜合治療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無論選擇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患者都應積極配合醫(yī)生建議,注重日常護理和康復訓練,以降低復發(fā)風險,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