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皮膚過敏主要與花粉、紫外線增強、塵螨繁殖等因素有關,遺傳體質和皮膚屏障受損也會加重癥狀。應對方法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加強皮膚保濕、必要時使用抗組胺藥物。
1.環(huán)境因素
春季花粉濃度顯著升高,楊柳絮、梧桐絮等植物飄散物易附著在皮膚表面。塵螨在溫暖潮濕環(huán)境中活躍繁殖,床單、地毯等物品積聚大量螨蟲尸體和排泄物。紫外線強度比冬季增加30%-50%,未做好防曬的皮膚容易出現(xiàn)光敏反應。建議外出佩戴防花粉口罩,每周用60℃熱水清洗寢具,選擇SPF30以上的物理防曬霜。
2.生理因素
皮膚經過冬季干燥氣候后角質層變薄,皮脂膜保護功能下降。部分人群體內組胺分泌量是普通人的3-5倍,接觸少量過敏原即出現(xiàn)紅斑、瘙癢。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微生態(tài)平衡,每天洗臉不超過2次,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修復乳液。遺傳性特應性皮炎患者需隨身攜帶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
3.病理誘因
玫瑰痤瘡患者在溫度變化時面部毛細血管擴張加劇,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潮紅。接觸性皮炎多因化妝品中的防腐劑或香料引發(fā),新?lián)Q護膚品應先做耳后測試。慢性蕁麻疹與自身免疫異常相關,發(fā)作時可冷敷患處并口服西替利嗪。
春季出現(xiàn)皮膚刺痛、脫屑等癥狀持續(xù)3天不緩解,或出現(xiàn)眼瞼水腫、呼吸困難等全身反應時,需立即到皮膚科進行斑貼試驗和血清IgE檢測。保持居住環(huán)境濕度在40%-60%,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刺激,有助于降低過敏復發(fā)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