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導致的慢性代謝疾病,高血糖則是血糖水平超過正常值的生理狀態(tài),二者在病因、診斷標準和長期影響上存在本質(zhì)差異。關(guān)鍵區(qū)別在于糖尿病需綜合治療,高血糖可能通過短期調(diào)整逆轉(zhuǎn)。
1. 病因差異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由自身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多發(f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遺傳因素相關(guān),超重人群風險更高。高血糖常見誘因包括應激反應、高糖飲食、藥物副作用或短期代謝紊亂,未必伴隨胰島素異常。
2. 診斷標準區(qū)別
糖尿病診斷需滿足以下任一條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6.5%。高血糖指空腹血糖超過6.1mmol/L但未達糖尿病標準,或餐后血糖短暫升至7.8-11.0mmol/L。妊娠期血糖異常需單獨評估。
3. 治療方式對比
糖尿病需長期綜合管理:胰島素治療(速效、中效、長效胰島素)、口服降糖藥(二甲雙胍、格列美脲、SGLT-2抑制劑)、飲食控制(低GI飲食、分餐制、限鹽)。高血糖干預包括短期運動(快走30分鐘/日、抗阻訓練)、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減少精制糖、增加膳食纖維)、解除誘發(fā)因素如停用激素類藥物。
4. 并發(fā)癥風險
糖尿病未控制會導致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足、腎功能衰竭等不可逆損傷。短期高血糖可能引發(fā)口渴、多尿等癥狀,但及時干預可避免器官損害。定期監(jiān)測血糖、眼底檢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糖尿病患者至關(guān)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