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修補術適用于鼓膜穿孔影響聽力或反復感染的患者,禁忌癥包括急性感染期、嚴重全身性疾病及中耳膽脂瘤未清除者。手術可改善聽力、防止感染,但需嚴格評估患者狀況。
1. 適應癥
鼓膜穿孔持續(xù)3個月以上未自愈,伴隨傳導性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需考慮手術修補。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靜止期,穿孔導致反復耳漏或進水誘發(fā)感染,手術可阻斷感染途徑。外傷性穿孔經(jīng)保守治療無效,且影響飛行員、潛水員等特殊職業(yè)者需盡早干預。氣壓傷導致的瓣狀穿孔邊緣內(nèi)卷,自愈可能性低時應手術復位。
2. 禁忌癥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發(fā)作期,術區(qū)存在活動性炎癥需先控制感染。凝血功能障礙、未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增加手術風險。中耳膽脂瘤未徹底清除者,直接修補會導致病灶殘留。咽鼓管功能完全喪失者,術后易發(fā)生再穿孔。兒童患者需評估腺樣體狀況,合并肥大者需同期處理。
3. 手術方式選擇
內(nèi)植法適用于中小型穿孔,將筋膜置于鼓膜殘邊內(nèi)側,成功率約85%。外植法處理大穿孔,移植片覆蓋錘骨柄外側,需磨除部分外耳道后壁。夾層法結合內(nèi)外植優(yōu)點,將移植物夾在殘余鼓膜之間,適合邊緣性穿孔。激光輔助鼓膜成形術能精準處理穿孔邊緣,出血量更少。脂肪栓修補術用于針尖樣穿孔,取耳垂脂肪填塞,門診即可完成。
4. 圍手術期管理
術前需做純音測聽、聲導抗及耳內(nèi)鏡檢查評估穿孔大小。術后2周避免擤鼻、打噴嚏,防止移植片移位。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預防感染,3個月內(nèi)禁止游泳或乘坐飛機。術后6周復查聽力,成功標準包括穿孔閉合及氣骨導差縮小至15分貝內(nèi)。二次手術需間隔6個月以上,選擇對側耳屏軟骨或顳肌筋膜作為移植材料。
鼓膜修補術需嚴格把握適應癥,術前完善聽力學評估和顳骨CT檢查。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和修補材料能提高成功率,術后需配合規(guī)范的護理和隨訪。對于合并中耳病變的復雜病例,可能需分期行鼓室成形術。